集團地址
德陽市千山街三段87號“我目前最關心關注的還是職業教育,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,傳承技術技能的重要職責,是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主力軍?!比珖f委員、民建中央常委、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近日接受《法治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說。
圖為蘇華委員
曾經提出“職教高考”“新型職業農民”“促進構建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立交橋”“提升職教地位”“建設具有中國特色、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”等的蘇華,今年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的提案大多仍然與職業教育息息相關。
對于完善職業教育自身體系建設及未來幾年的發展,蘇華認為,首先要穩步發展職教本科,促進應用本科轉型。擴大職教本科規模,加快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,加快推進地方普通本科學校向應用本科學校轉型,積極鼓勵獨立學院轉設,建設一批職教本科學校和應用本科學校。
同時,深化職教高考改革,暢通人才上升通道。完善“知識+技能”考試辦法,將職業技能考試成績權重提高到50%以上,職教本科學校和應用本科學校應直接面向中職學校招生。國家每年職教高考和普通高考本科招生計劃的占比,應按照當年中職畢業生和普通高中畢業生的數量之比確定,職教高考本科招生比例應逐年提高,最終實現職教高考和普通高考在本科招生計劃上大體相當,吸引更多優秀學生報讀職業院校。
此外,要搭建技術創新平臺,大力推進產教融合。創新產教融合體制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,落實企業和學徒補貼政策,落實產教融合型企業“金融+財政+土地+信用”組合式激勵和相關稅費政策,加快實現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重大突破。
職業教育如何與未來鄉村振興戰略結合,在蘇華看來,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,鄉村振興正闊步前行,職業教育要主動出擊,積極作為,更好地發揮“扶技、扶智、扶志”的作用,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、振興鄉村注入更強勁的動力。
蘇華建議發揮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優勢,為鄉村人才振興賦能。職業院校要強化服務“三農”意識,增強人才培養適應性;要擴大面向農村招生的規模,通過訂單、定向培養、委托培養等方式為農村培養用得上、留得住、干得好的帶頭人和各類技術技能人才;發揮專業群的集聚效應,為新型職業農民、種養能手、致富帶頭人、返鄉農民工等提供實用、接地氣、多樣化的技能培訓,增強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?!按蚱茋鷫κ絺鹘y教育模式,開門辦學,送教下鄉,使農民不離鄉、不離土,就近接受系統的職業教育,實現產業鏈上培養人才?!?br/>
蘇華提出,鄉村要振興,產業是基石。職業院校要主動對接鄉村產業,建立幫扶合作的長效機制,推進產、學、研深度融合;要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,根據鄉村產業規劃設置專業,圍繞鄉村產業需求開發課程;要發揮技術創新優勢,以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、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為主線,在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、減災防災、生態農業、智慧農業、新興產業培育等方面下功夫,為推動農村產業發展提供有價值、能落地的科技成果。
蘇華補充道,鄉村要振興,文化是靈魂。職業院校要積極開展鄉村特色文化、民族文化、農耕文化的挖掘整理、傳承創新工作,為鄉村培養本土文化傳承人。探索職業院校黨組織服務鄉村振興的“黨建+”模式,與農村基層黨組織精準對接,總結提煉新時代鄉村文化內涵,找準符合農民精神需求的公共文化,在鄉村文化創新中促進鄉風文明。
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